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1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趣的连线实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2: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全音在2009-10-7 0:32:41的发言:

还是看不懂,不知是什么意思?

因为FS制谱论坛对我来说是非专业的,初次尝试在这里介绍自己探究所得的方法还是很缺乏经验的,这些也是我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根据lza2524的建议“再去好好的整理下思路和顺序,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我对此帖的内容进行修改。目前只完成修改实验一、实验二(在这里http://www.ppfeng.com/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4245&ID=3638&skin=1)的工作,实验三(在这里http://www.ppfeng.com/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4090&ID=3638&skin=1)就不再修改了。

修改连线内部音符的一般步骤是[取消]连线、修改音符、[添加]连线,但是我们看到还有简捷方法。为了全面考察各种连线的各种变化情况,我做了以下三个实验,系统介绍在使用QM制谱的过程中与连线有关的工作能够提高效率的简便方法,操作非常方便,就是可以略去一些繁琐的步骤而已,跟现行的方法的一般步骤进行对比,都是有减无增,没有一个例外,三个实验的标题说明了具体方法的适用范围,其中的“正确”方法我也不能够完全肯定是一定正确的,如果还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一、全覆盖[添加]连线实验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11:32:31编辑过]

tYeqa1Hl.jpg (67.71 KB, 下载次数: 73)

有趣的连线实验

有趣的连线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2:20:46 | 只看该作者

全覆盖[添加]连线实验

  (接上篇续)

在全覆盖[添加]连线实验中一共列举了五种情况(如上图所示),每一种情况下都有四个图片,为了叙述方便在具体名称后面又添加了一个字母,如A、B、C、D,用来指代这些具体内容。在全覆盖的情况下,也就是编辑音符的时候只要选中的目标中能够把需要取消的连线“全覆盖”了,[添加]连线就有简捷方法,图中用选蓝的部分表示了已经选中的目标。下面结合这五种情况,说明全覆盖[添加]连线的具体方法。

 

 先看第二种情况(注意:不是第一种情况。在A中的一房线与“所需结果D”不符,需要进行修改。具体方法是:打开音符编辑框,如果要取消连线应该选中“|34|5”,但是如B中选中“|34|56|”后已经把需要取消的连线“全覆盖”了,用B、C间绿色箭头上面的红色虚线箭头里面放了一个一房线表示直接“添加一房线”,可以减少[取消]连线的环节。红色虚线箭头“向上”指换上来的意思,表示“添加”;如果是“向下”指换下去的意思,表示“删除”。这样得到的“实际结果C”与“所需结果D”进行“对比”是“正确”的,说明可以使用。全覆盖[添加]连线的方法适合于各种连线。图中所示的每一种连线的情况都适合于其他连线,否则在“对比”的时候就就显示为“错误”,以示要引起注意。

 

再看第一种情况。同样是要修改A中的一房线,而且如B中选中“|34|56|”后已经把需要取消的连线“全覆盖”了,但是在“对比”的时候却显示为“错误”,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但是可以用[音符微调]进行处理。在这五种情况里面,这是唯一显示为“错误”的一种情况,把它放在首位,除了强调注意一房线左端有标号“1.”这一特别之处,房线左端不是刚好全覆盖,不可以直接[添加]房线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信息。我已经提出了《改进房子连线的建议》(在这里http://www.ppfeng.com/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4101&ID=3658&skin=1),倘若能够改进,也许还可以把它盼上用场。

 

 再看第三种情况。在A中的第二层连线不到位,应该与前面的音符2相接,显然是可以“全覆盖”的,直接“[添加]第二层连线”,可以减少[取消]连线的环节,而且还不会使已经[添加]的第一层连线(如A中“3-|3”之间的延音线)受到干扰,[取消]连线也是如此(见实验二)。全覆盖[添加]各种连线,不同的连线之间互不干扰。

  

再看第四种情况。所需结果D”是在“12|34|56”之间[添加]第一层连线,但是在A中却有两个第一层连线分别在“12”“56”之间,因为是全覆盖的,所以也可以减少[取消]连线的环节。全覆盖[添加]各种连线,与期间这一种类的连线的个数的多少无关。fficeffice" />

 

最后看第五种情况。在B中有一个残余的连线,能够“全覆盖”就可以直接[添加]连线。形成这样的连线的方式可能是:一[添加]了不完整的连线,二从右向左[添加]了延音线,三没有[取消]连线而删除了音符等。从A中看到这个连线在取消编辑状态后是显示的,但是也存在这样的残余的连线取消编辑状态后不显示的情形。如本例中,若在“12|3”之间有第一层连线,当在“2|34”之间直接[添加]第一层连线,“2”上的残余就不显示,但是直接[添加]同种连线后,之前[添加]的连线被覆盖的部分将自动[取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8 23:17:50编辑过]

2ARQodkh.jpg (39.2 KB, 下载次数: 65)

有趣的连线实验

有趣的连线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2:21:37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解决非宽屏的电脑上不能够完整显示某些图片的问题

  因为在非宽屏的电脑上还不能够完整显示"全覆盖[添加]连线实验"的图片,所以为了便于查看我把旧图贴在这里,同时建议解决非宽屏的电脑上不能够完整显示某些图片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9 10:01:19编辑过]

7tf3mceY.jpg (58.43 KB, 下载次数: 64)

有趣的连线实验

有趣的连线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10-3 22:40:53 | 只看该作者

图示中的逻辑顺序混乱,看不懂是要表达何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3:12: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za2524在2009-10-3 22:40:53的发言:

图示中的逻辑顺序混乱,看不懂是要表达何意!

我进行实验的目的就是在寻找连线的简捷方法,即图中标为“正确”的部分。最后对比的内容也许应该交代,就是“所求的结果即修改后所需要的形式”,那里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要好一些,但是我看好像影响不大就没有修改。“图示中的逻辑顺序混乱”就是指这些因素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2:23:16 | 只看该作者

再补充说明一下。我是以形象的符号语言与图象语言见长,如上面实验中上、下红色虚线箭头就是用了人们特别熟悉的替换运动员的符号,当与“修改连线内部音符”(有泛化的成分)或者“选蓝的图片”相联系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了。而且我是擅长于用最少的语言要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如实验一中增加了第五种情况后就把分类的数目降低到了极限,并且仅仅用大标题加以区分。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内容还有,如“连线”与“延音线”我以前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在这里就是有意识的不加区别,因为有“第一层连线”、“第二层连线”、“房子连线”等说法。再如,对于一般的“实验”来说,应该是有目的、方法、步骤、结论等等,所以乍看标题就会觉得不对味是吧?但是细看过程之后也许还是合乎情理的。只要“产品”上没有“绝不允许加工”的标签,也许就可以打造自己加工的印记。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必须有一定的根基,有一定的生命力,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音乐圈内,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方面我还是不具备改造能力的。正如gzwangwei所说“凡是懂点作曲常识的人一看范永湖所作的《会友歌》就知道,作者是个作曲外行”,有的谱友在其他的某些地方见到这个名字不奇怪,但是出现在这里就是一个小学生,是带着一种兴趣向专家们学习来的,所以对于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不准确的描述等等希望能够像lza2524老师这样指正,而且因为我的脑子里的问号就是太多,难免还要有劳各位的,同时也不排除个别问号会对论坛有利的可能性。当谱友熟悉了这种表达方式后,有些情况我就可以不进行补充说明了。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4 15:38:1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4 22:01:40 | 只看该作者

 

你太高了,实在看不懂你的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4 22:26:5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此,我以为是我反应迟钝,原来其他人也有这样的同感,到现在还是未搞清楚你的长篇大论加贴图是要说明什么样的问题!建议再去好好的整理下思路和顺序,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4 23:34:51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好复杂呀,像是没看懂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18:09: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idi456在2009-10-4 22:01:40的发言: 

你太高了,实在看不懂你的用意。

非常抱歉!lza2524老师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担心有的制谱还不是很熟练的谱友看不懂,结果没有想到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对这些方法必须加以解释。如“全覆盖[取消]连线实验”中

 

第一种情况,取消连线可以不选“|34|5”,只要“全覆盖”(用实验的标题说明具体的适用范围)就可以,如图中选中“|34|56|”(用选蓝表示音符的编辑状态)[取消](在向下的虚线箭头中表示删除)一房线,与实际需要的结果“对比”是“正确”的,说明可以使用(注意的几点在另外两个实验中用“错误”来显示了)。尤其是第三种情况,两个连线可以一次性[取消]。一共用三种,是要说明各种连线的变化情况。我现对实验二解释一下,如果对其他情况还“看不懂”再做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3 11:54 , Processed in 0.0649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