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琴倾月船的个人空间 http://www.ppfeng.com/?427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王永德:技术娴熟光彩,缺少个性、缺少音乐的缘故

热度 3已有 192 次阅读2013-10-3 20:49

技术娴熟光彩,缺少个性、缺少音乐的缘故

——二胡的互动式教学(1)

——2010年全国高等音乐艺术学院二胡教学创作论坛琴艺篇

王永德 

 

20世纪初,刘天华将二胡教学引入了高等音乐学院并首创了47首练习曲,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为二胡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体系,也正是以这个体系为基础,二胡教学经过几代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的努力,逐步走向了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多少年来二胡大量普及演奏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二胡演奏人才不断涌现,印证了刘天华二胡学派在高等教育上的科学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器乐,尤其是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在此体系上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随之需要进行改革,或者说提高充实。

我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存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其中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观念上的问题。

观念上的问题

其一是师道尊严。长期以来的观念是单向教学思潮,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我教你学,天经地义。老师的话重千斤,是真理,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不得违背。

其二是一味追求规范化。无论在演奏方法和乐曲处理上学生必须照搬老师的模式,甚至连指法都必须按照老师的。

殊不知,社会是在进步的,特别是在今天,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拓展、音乐的含量.都在不断地飞速发展。音乐上的各种讯息层出不穷,就拿二胡乐曲来说,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协奏曲、随想曲、幻想曲、狂想曲、叙事曲,音乐中呈现出大量的新的旋律和和声语汇。所用的音律越来越丰富,十二音律、十二平均律、人工九声音阶,而随着二胡走向世界,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语汇都融入了二胡乐曲中,除了中国各民族的音乐外,欧美风格的爵士乐、摇滚乐、南美的拉丁风情、乡村音乐等都融入了二胡音乐中,二胡的演奏技术也由此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

说买话,作为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大,反应灵敏度的减退,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肯定不如年轻人。因此:

第一,老师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体会,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学习的同时,必须向青年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征求学生对新事物的体会,向学生学习。

第二,单纯的一对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并一味追求规范化必然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自我创造,而塑造出来的是没有个性的艺术匠人。

另外,由于照搬老师的模式最终导致反而在继承传统音乐风格上的脱节现象。这是因为学生接受(被动)的是专业化的意识,也就模糊生疏了民间意识和平民意识,不关心也不会主动地去感受十分鲜活的民风民俗,体会不到真实的、激动人心的民情民韵,而只关心技术。

因此,长期以来外人对我们的学生评价是技术娴熟光彩,缺少个性、缺少音乐的缘故。

以上这些不足就是上述“单向教学”的思维影响,师道尊严的旧式理念,即器乐一对一教学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当然,刘天华先生将二胡教学搬入高等学府并突破了原来的口传心授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成了有理论可循,有系统的教材,有规范的教学方法可依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良好有利于二胡教学演奏健康发展的大氛围。(未完)



路过

雷人
2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16 10:11 , Processed in 0.0405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