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琴倾月船的个人空间 http://www.ppfeng.com/?427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个性化的二胡音乐交响化深究(2000~)---王安潮

热度 5已有 325 次阅读2013-10-23 13:27

个性化的二胡音乐交响化深究(2000~)

——中国二胡音乐交响化发展的史学研究(6)

王安潮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二胡交响化探索更为多元,最突出的表现是个性化的体裁、题材构建。体裁上,以狂想曲、协奏曲的深究为特色,如:

王建民以狂想曲为体裁连续创作了《第二二胡狂想曲》(1998~2001)、《第三二胡狂想曲》(2003)、《第四二胡狂想曲》(2009)等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层次错落、节奏与地域音调鲜明。其中,《第二》以湖南花鼓调为素材,《第三》以西域新疆民间音乐为基调,《第四》以西北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为框架,这些作品结构自由,色彩层次一波三折,节奏多变、色彩绚丽、和声不拘一格,把二胡交响化发展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凸显出作曲家在传统音乐现代化、交响化上的独特创建(注释21)。

关廼忠在这一时期发展了他的“二胡协奏曲”体裁,如《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2002)、《第三二胡协奏曲“诗魂”》(2007)、《第四二胡协奏曲》(2008),三部大型协奏曲均采用多乐章的结构,气势宏大、语言独特,史诗性内容以交响化的笔触逐层展开,鸿篇的结构在有序的逻辑层次控制下,把二胡交响化提高到崭新的境界。

刘文金以多样体裁发展了二胡的多体裁所展现出的多层次,如二胡、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2005)、二胡协奏曲《雪山情怀》(2006)、二胡套曲《如来梦》(2002)、《二胡协奏曲》、《第二二胡协奏曲》、二胡与丝竹室内乐团《山林之秋》、低音二胡与南管团《二》、二胡与民族室内乐《港都、春花、夜雨》等,这是他继《秋韵》之后大跨度发展的多样化体裁选择,不拘一格的形式为其获得了层次迥异的二胡交响化技法,延续了他在这一领域的不懈探索。

题材上,以迥然各异的题材选择所创作的二胡作品是这一时期的又一特色。如:

何占豪的第四二胡协奏曲《英雄泪》(2002,2003年编成管弦乐版并改名《蝶恋花》)、

蔡东铧的二胡协奏曲《浮徒》(2007)、二胡与乐队《幽满庭》(2007)、《三生石》(二胡、中阮、扬琴、打击乐,2007)等以不同文化的挖掘展现二胡的人文气质;

朱毅的二胡与管弦乐队《西域风情》(2004)、高邵青的《蒙风》(2008)以西北地域风情为题材,展现二胡抒情奔放的气质;高邵青的《随想曲》(2002,黄安伦配伴奏)、莫凡的胡琴协奏曲《京风》等以写意式笔触描绘情景的转换,以此凸显二胡的随性表现力;

谭盾的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2003)、

杨勇的二胡与大提琴二重奏《河曲》(2001)、

沈小龙的二胡协奏曲《木兰辞》(2003)等在抒情中叙事,展现二胡交响化所给予的宽广视域;

海政歌舞团的二胡协奏曲《故土》《目景》(见粱广程、王嘉实、韩兰魁《人民音乐》2001年第8期)、史志有的二胡与乐队组曲《清明上河图》(2009)、

贾鹏芳的《睡莲》(2002)、陆耘的《西秦王爷》(2003)、

莫凡的《阿炳》(2010)等主要以历史或现实题材的故事展开;

杨青的《秋之韵》、梁云江的《江河云梦》(见《天籁》2003年第2期)是写景;

翟志荣和韩兰魁的板二胡与乐队《曙光》(2005)、

邓伟的二胡协奏曲《情殇》(2006~2007)、王丹红的《我的祖国》(2010,交响版)等以励志为题材。

从体裁编制上看,这些作品手法迥异,协奏曲、室内乐、二胡与乐队等不断变化;,訇容上看,更是干差万别,如:

何占豪的《英雄泪》挖掘了二胡的旋律抒情特质,把英雄进行了多层次展现,二胡旋律与乐队协奏若即若离、水乳交融;高邵青的《随想曲》挖掘了自由结构随想曲对发展二胡线性思维的优点,加强了伴奏的多线立体思维扩展,丰富了交响化的时代感;

莫凡的《京风》从韵味入手把交响化进行了多样织体的呈示;谭盾的《卧虎藏龙》(2003)与杨青的《秋之韵》同样从韵味着眼,但加强了协奏织体的润腔式手法,突出了多声部线条的人声化旋律交织,历史的沧桑感在线条的流淌中凸显;

史志有的《清明上河图》运用写意与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以组曲的形式将著名国画《清明上河图》上的图景进行了音乐化的描绘,抒情中兼具戏剧性和节奏动感,演奏者宋飞称这部作品在二胡的雅俗共赏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邓伟的《情殇》题材取自春秋战国时西施和吴越两国龙争虎斗的故事,清晰的情节、优美的旋律、传统的曲式、多彩的配器,运用完全自由的曲式结构,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泼墨画,是近年来二胡融合交响乐、民族器乐和电子音乐等元素进行探索的新尝试。

更为难得的是,感人肺腑的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作者之一张晓峰从1998年起以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创作了4首反映中国历代4位女性不同命运的二胡协奏曲:《丽歌行》、《杨贵妃》、《西施情》和《六月雪》,2002年在新加坡首演时引起轰动。张先生老当益壮地充分发挥自身民间音乐传统底蕴扎实深厚的优势,为同一乐器谱写4首协奏曲,这在中国民族音乐界是极为罕见的!

从21世纪的二胡交响化探索的足迹可见,个性化风格使二胡音乐语言在深究的发展中逐渐摆脱技术的束缚,体裁、题材的多样化,西方和东方、民族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等元素的综合运用,艰涩难憧的语汇被逐渐弃用,二胡的炫技被恣意的发展,作曲家在探索二胡语言的同时也在形成带有个性语言特色,如王建民、关廼忠、刘文金等凸显在这一时期的二胡交响化探索之中,他们特色而成熟的音乐语言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网络未完)

1

路过

雷人
1

握手
3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22 19:44 , Processed in 0.0416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