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琴倾月船的个人空间 http://www.ppfeng.com/?427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闵惠芬二胡声腔化的本质是开启现代二胡的寻根之路

热度 5已有 207 次阅读2013-11-10 15:57

0世纪的二胡艺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可歌可书的二胡名家不在少数。上个世纪二胡演奏艺术独树一帜、卓成大家的当属三人:阿炳、蒋凤之和闵慧芬。这三位演奏大师各具特色的二胡琴风“说”“吟”“唱”,构成了20世纪二胡演奏艺术风格的三原色。相对于阿炳民间二胡琴风的“说”,蒋凤之文人二胡风格的“吟”而言,闵氏二胡之所以脱颖而出,就在于她那无人能及的二胡之“唱”。这歌唱般淋漓酣畅的二胡琴风,应着六、七十年代时代颂歌的需求,一经问世便一路高歌而势不可挡,成为20世纪下半叶二胡琴风的主流,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二胡演奏风格的行程。

闵氏琴风的二胡之“唱”,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的闵氏二胡,来自民歌和时调的滋养而多于“歌唱”,如《春诗》(钟义良曲)《红旗渠水绕太行》《洪湖人民的心愿》(闵惠芬编曲)等;中期的闵氏琴风,是基于戏曲唱腔的浸润而长于“叙唱”,如《新婚别》《长城随想》《昭君出塞》《逍遥津》(京剧唱腔,闵惠芬编曲)《宝玉哭灵》(越剧唱腔,闵惠芬编曲)等;那么,后期的闵氏二胡,则是在致力于汲取中国传统戏曲和民族音乐精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器乐演奏声腔化”理念的追求。

关于闵惠芬声腔化二胡的命题,近年来学界多有研究。以己之见,闵氏二胡声腔化的本质,是开启了现代二胡的寻根之路,为二胡寻找那原本属于它的文化母体——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

我们知道,乐器是文化的载体,一种乐器凝聚着一种文化的特质。在中国乐器的大家族里,相对于钟鼓里商周的厚朴,箫笛中汉晋的幽婉,琴筝上唐宋的铺饰而言,胡琴类乐器,是伴着明清鲜活的地方百戏发展而来的。与箫笛、琴筝和琵琶相比,二胡更属于常民的乐器,它的前身,脱胎于中国地方戏曲伴奏、民间歌舞伴奏以及说唱音乐伴奏。它的根脉深深扎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和说唱之中,它的音韵抒发着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人世百态。草根性、地方性是二胡的文化母语。

1

路过

雷人
2

握手
2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wzs5395 2022-10-17 12:29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16 08:23 , Processed in 0.0456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