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huqixu的个人空间 http://www.ppfeng.com/?744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那一袭黑衣

热度 1已有 1348 次阅读2013-12-18 13:03

――漫谈临沧彝族俐人服饰

那一袭黑衣 - 小月肖 - 月牙阁

(图:沈仕春)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彝族的支系很多,自称和他称也很多,仅《彝族简史》就列举了三十多种。关于彝族的源流问题也有七八种之说,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濮人说、云南土著说、卢人说、卢戎说等。解放后,经过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个大家较能接受的看法:“彝族是以从‘旄牛徼外’南下的古羌人这个人们共同体为基础,南下到金沙江南北两岸以后,融合了当地众多的土著部落、部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彝族简史》)

最早进入临沧市的彝族是罗罗支系,时间不迟于南诏大理国时代。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临沧市彝族人口有36万多人,位居11个世居少数民族之首,全市八县(区)均有分布,其中以永德、云县和凤庆最为集中,其支系也有近10种。纵观这些支系,将本民族传统文化较为完善地保持并传承下来的当属俐侎人,他们的那一袭黑衣尤其能彰显本民族特色。

俐侎人目前主要聚居在永德、凤庆、云县三县交界处的5个乡镇,总户数4867户,人口21552人。其中俐侎人人口占20%以上的行政村有15个,分别是:凤庆营盘镇勐统村,郭大寨彝族白族乡团山村;永德亚练乡章太村、塔驮村、兔乃村、云岭村,乌木龙彝族乡乌木龙村、木厂村、炭山村、菖蒲塘村、蕨坝村、帮卖村;云县幸福镇邦信村、勐底村、红岗村。他们都说自己的祖先是四川凉山人,为逃避奴隶主的压迫而逃亡到景东,再由景东辗转渡过澜沧江来到现今居住地。

史料记载,俐侎人“善弩猎”、“精于射猎”。源于此,俐侎人至今喜欢择山而居,寨子多建在寒凉地带的山坡上或山谷中。过去,俐侎人的房屋都是草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楼底距地面三尺五寸,为此,俐侎人也曾有过另一个称谓“离地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土木结构的瓦房基本取代了草木楼房。

俐侎人是一个崇信万物有灵的民族,他们认为天、地、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灵魂,他们崇拜狗、松鼠和布谷鸟等动物,崇拜树藤、芦苇和杜鹃木等植物。每一个俐侎家庭都有祭祀祖先的祖神台,在春夏秋冬的每一个重大节日里,他们都会举行祭祖活动。

俐侎人又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山地农耕民族,史料载:“俐侎蛮……好畜羊豕,男子耕艺,妇女种麻织布……”。由于喜居山区,俐侎人的耕地多为旱地,水田约占所有耕地面积的20%左右,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荞、小麦、洋芋、水稻等,经济作物有茶、核桃、板栗等,畜牧业主产猪、羊、牛、马等。为了获得粮食的丰产,每年火把节的头天或当天,都要到田间地头祭拜田公、田母,地公、地母。

妇女种麻织布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除了要参加日常生产劳动,妇女们还承担着缝制全家人四季衣物的重任,为此,女孩从八九岁开始就要跟随母亲或奶奶学习织染技艺。过去,纺织原料多为麻、棉和羊毛,麻和羊毛多为自产,棉大多是购买。即使是在当今,他们虽然也会购买流行成衣或现成布料,但纺棉织布的传统依然盛行。随着“桑沼里”节的推出,俐侎人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服饰的需求倍增,农闲时,以织、染、制作、出售为一体的家庭手工作坊应运而生,仅乌木龙就有5、6户。传统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手摇纺车、绕线盘、织布机等。最好的织布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六月和八月,这是从祖祖辈辈那里沿袭下来的古俗,虽说不清缘由,但民间一直流传着农历五月和七月不织布的禁忌之说。

织布之前的第一道工序是放线,所谓放线就是将若干股细线合并为一股,以备织布之用。一般人织出的布通常都是宽约一尺,长达数丈的白布,只有那些技艺高超和备料齐全的人才能织出花布和条纹布。

布织出来之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靛染,即把布染成最钟爱的黑色。染布所用的原料为自种的靛蓝,提取靛浆和调制靛水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决定着染布的成败。源于此,靛染便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不能让人观看,不得随便搬动染缸,制靛水处还要插一枝黄泡刺,以避鬼邪侵扰染缸里的染布魂。除此,有的人家还要慎重地择日行染。

染布多选晴朗无雨的季节进行。先将靛叶放到靛缸里浸泡六天左右,待叶子腐烂后,捞出叶渣,留下靛水,用布袋将靛水过滤获取靛浆,然后用加有辣蓼草的灰碱水(俗称灶灰水)把靛浆稀释成染布用的靛水,至此,方可开始着手染布。将待染的布料放入调制好的靛水中先浸泡一天一夜,再取出布拧干,之后将布缠绕在木棒上,用木锤敲打布卷,以使布料着色均匀。接下来,把布卷打开进行晾晒。如此反复数次,着色工作才算结束。为了避免脱色,对染好的布还要进行定色处理。用香樟树皮、冬荞籽和糯米放在一起煮,得到的水便是定色水。定色方式如同染色,把染好的布放入定色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拧干缠于木棒上,用木锤敲打,然后打开、晾晒。反复多次,直到被定色的布又黑又亮为止。

除了靛染,俐侎人还有点染和双色染的技艺。点染就是印染花布,其方法为,先制好石灰浆,用笔或竹签蘸灰浆在生白布上进行点画,根据自己想要的花样凭手点画,不画底样,不打底线,把点画好的布晾干后投入染缸印染,捞出晾干,用刀轻轻刮去灰浆点,便呈现出浅白色花纹。双色染是用苏木干树心熬煮成染料,加明矾染出,晾晒后,向阳的一面是黑色,背阴的一面呈紫红色。

布染好后,就等着俐侎女人那双巧手来为家人缝制衣服了。俐侎人,无论男女老幼均是一身黑衣加身,无一例外。男人的衣着较简洁,女人的衣着富有变化,装饰较多。

老年男子衣服的款式基本为,头缠包头,上穿圆领右衽大襟或对襟衣,腰束黑布腰带,下着裤腿肥大的摆裆长裤,脚穿草鞋或胶鞋。年轻男子多不戴包头,穿立领对襟衣,有3个口袋,衣脚左右各一个,左胸一个稍小,袋口镶花边。裤子为大脚长裤。

女子头戴形如瓦状的头巾,用长约2米,宽约1米的黑布或黑白相间的花格子布缝制。包头时,先用一根长约2米,宽约10厘米的发带束发于头顶,发带两端连线穗,缀各色料珠。头巾折成两叠(为使头巾凸起更显美观,内可夹毛巾),盖在头上,前端超出前额约10厘米,后披至肩背,再用发带将头巾缠稳,发带两端垂于耳际或后背。外衣为无领无扣对襟衣,襟边及领口用直条形色布一道压一道,镶拼成宽约6厘米的边,胸前左右两边紧挨襟边处接着把同样的图案再镶一次,其长约尺余,宽约8厘米。袖口的装饰如襟边,只是更宽更鲜艳并饰有花边,达肘部。袖筒宽大,袖根由肩部直通腰际,尤如现代“蝙蝠衫”。内衣为矮领对襟衣,领口处钉有一对扣子,襟边钉有两两相对的8块大银牌,银牌上方沿领口钉两排银泡,共有24个。内外衣的脚边除用色布条压拼出跟襟边一样的图案外,上端还镶有犬齿图案,这种图案是用1厘米见方的黑白布对折成三角形,黑白相间连缀成一条,再一道压一道缝上,俗称“狗牙边”,要装饰几条便无定数,视个人的喜好而定。图案边上钉小银泡。因内外衣总共只有一个扣子,所以,在过去,最里面要穿一件黑布肚兜遮胸,如今多以T恤取代。腰上以长约2米的腰带束身。裤子宽大,裤筒宽约60厘米,穿时将裤脚收拢对折上挽,再套护腿扎于膝下,护腿边缘象衣脚边一样镶色布条和狗牙边。女子均系一大一小两围腰,大围腰从身后向前围绕,两侧向上拉起插入腰带中,前面系小围腰。腰上插响篾筒、烟盒、小镜子等心爱之物。胸前喜挂缀有小饰件的银链,俗称“三须”。戴大耳环、宽、窄手镯、指箍,材质为银、铜、铝等,也有用羊角制作的。以前,多穿船形绣花鞋,但因俐侎人喜居山区的特性,绣花鞋已被各种颜色的长筒或半筒雨鞋替代。青年女子在节日庆典中和上街赶集时,喜欢穿白色胶鞋和旅游鞋,以为时尚。同时,身上还要背一个称为“筒巴”的大布包,盛装雨具、钱、购置到的各种物品。

关于遮胸黑布和身后大围腰的来历,凤庆县郭大寨乡团山村56岁的张绍武老师是这样讲的:

唐僧在去西天取经之前,曾四处寻找自己的母亲,找来找去都没找着,最后寻访到阴曹地府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转世为狗,在一个百万富翁家里看守金银财宝库。他急忙赶到了百万富翁家。可是,富翁不但不让他带走那条狗,连看都不让看。在他苦苦恳求下,富翁终于同意让他见上一眼,并承诺,只要狗认他,就让他把狗带走。唐僧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他对着狗说,如果你是我妈妈,就请爬到我的肩上。狗,果真爬到了他的肩膀上。于是,唐僧一头挑着经书,一头挑着狗上路了。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唐僧的内心充满了纠结,如果把经书挑于身前,他觉得对不起身后的狗,也就是自己的母亲;但,要是把狗挑在胸前,又对不起经书。左右为难之际,他干脆把担子横在肩上,把经书和狗并排置于自己的两侧。没想到,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羊肠小道上横着挑担,行走起来很是困难,时不时就会被路旁的树木和荆棘杂草绊住,在碰到棕树挡道时,他忍不住开口骂了一句“挨千刀的”,遇到松树阻挡时则顺手把松树扭向一边。结果,直至今天,每当人们取棕皮时,棕树就不得不忍受刀割之苦,而云南松也多是扭曲着向上长。唐僧的妈妈在从狗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胸前的毛和身后的尾巴,不知何故,一直无法去掉,最后只好用一块黑布遮住胸口,用一个大围腰将尾巴藏起来,以免被世人看到。

至于,唐僧母子与俐侎人究竟有什么关系,张老师也说不清楚,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但老人们都是这么讲的,在当地也是这么流传的。

在外人看来,俐侎女人的着装从老到小都是一身的黑,鲜有区别,细一看,实则不然。老人的穿着一般是黑包头,黑衣黑裤,衣服图案花纹和饰品较少;已婚妇女的打扮一般是黑布或黑白花格布包头,黑衣黑裤,衣服上的花纹和饰品较多;未婚女子的衣着一般是黑白相间的花格子布包头,黑衣黑裤上的装饰图案更多,用于装饰的色布较亮丽。一般而言,饰品多并钉银泡的衣服多为盛装,日常装除用色布条镶嵌图案外,几乎无饰品,较朴素。新娘出嫁时,不但着新娘装,头上还要戴特制的头饰“悟里”,这种头饰颜色很鲜艳,用黑布和红、绿花布制作而成,头饰包好后左右两边成尖角,后面呈披风形状,披风外垂着用黑、红、绿、黄等毛线做成的线穗饰,前额上也有一簇线穗作装饰。

在凤庆郭大寨乡团山村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悟里”的故事。传说,以前俐侎人并没有自己缝制的新娘头饰,都是向仙人洞借来用的。据说,这个洞就在小寨村,每逢有女孩出嫁时,只要头天到洞里求借头饰,第二天头饰就会放在石台上。有一次,由于头饰被借来的人不慎弄脏了,没法再还回去,没有还,自然就没得借,此后,仙洞不再借给俐侎人头饰,俐侎人只得自己缝制头饰,从这个时候开始,俐侎人的新娘装就有了专门的头饰。

男装简洁,女装繁杂,是少数民族着装的普遍现象,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在云县的俐侎人中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对此种情况作了很好的诠释。

很久以前,在阿古侎地方(今景东),一个聪明能干的青年和一个富家之女相爱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两个年轻人在一天夜里悄悄从澜沧江的东岸泅渡到了西岸,他们生火烤衣服,砍开芭蕉林寻路而逃。第二天早上,富人发现小姐不见后立即派出管家带人追寻。管家看到冷冰的篝火和已经长得很高的芭蕉,认为这对年轻人已离去很久,不可能追得上,便带人返回去了。这对有情人经头道水过羊头岩,顺南汀河而下,到漫莱安了家,慢慢发展为一寨。后来,漫莱寨子闯入了一头犀牛,人们就去追,牛虽没追到,但人们跟着犀牛找到了一块好地方——窝索洼(在今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木厂村),人们在这里搭起了“掌掌房”住了下来。后来又逐步发展到其他地方。正是因为其先祖男的穷女的富,俐侎人的着装才会呈现出男的简,女的繁,为纪念其祖先,此俗便一直传了下来。

尚黑是许多少数民族的着装特点,但象俐侎人一样爱得彻底爱得纯粹的却不多。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俐侎人尚黑与彝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彝族的原生图腾是黑虎,他们喜欢虎、崇敬虎,自命为虎的子孙,自称黑人。久而久之,黑色便成为一种最美丽最尊贵的色彩。俐侎人尚黑便是自然而然之事。

从神话传说来看,俐侎人尚黑与人类再生有关。俐侎人无文字记载的经典,“朵希”(祭司)所诵的经为世代口耳相传的口承经或口诵经,目前,传承下来的经共有“正经十八调,副经七十四调”共九十二调,这些经调基本上是在葬礼中吟诵,其中《副经》中的《作廓》调讲到:远古时,人类遭受了巨大的劫难,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大地,世上仅存兄妹二人。天神见之,命兄妹结为夫妻共同繁衍后代,于是兄妹结为夫妻生下了九个儿子和七个女儿。男孩们长大后,天神带着九种不同颜色的布料再次下界,把九个男孩分为九个民族,并将布料交给他们自行缝制衣服,可相互搭配,但不能雷同,否则,各民族就无法区分。颜色鲜艳的布料一下就被抢光了,被分为做俐侎人的那个男孩只能用剩下的黑布缝制自己的衣服。天神说,你们是九个民族的先祖,你们的服装今后永远都不能变。为此,俐侎人的服装颜色就一直保留到今天。

从生活环境来看,俐侎人尚黑与喜居山区有关。俐侎人多居住在山区的寒凉地带,厚实宽大的黑衣,保暖效果比较好。因为,在所有的色彩中,黑色是吸热快散热快的颜色,非常适合山居生活。另外,长年累月在山区劳作和行走,黑色是最适应环境和最耐脏的颜色,是人们着装的首选。再者,俐侎人过去善弩猎,他们对山有着特别的感情,黑色就象山一样沉静、质朴、神秘、厚重、内敛,爱黑色和爱山其实是一脉相承。

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俐侎人尚黑与其民族工艺水平有关。解放前,麻布曾是俐侎人的主要衣料,大麻一般在农历二三月撒籽,六月收割。收回的麻先用榔头敲打麻秆,剥下麻皮,漂洗晒干,一团团绕好待纺成线,纺前,麻皮上先喷水。纺麻工具为竹制手摇纺车,上部为绕线架,线架杆插入竹筒中,使用时手摇竹筒带动线架转动。初纺成的麻线要放到水里浸泡,接着再精纺一次,然后加灶灰水煮,之后再放入水中敲洗,晒干,再用米浆煮,再晒干,成为洁白柔软的麻纱后才能用来织布。织布机较为简单,以竹篦穿经线,以线网分出上下线;以木梭穿纬线,用两根木棍连接一高一低两个线网,线网下端与一左一右两踏板相连,织布者双脚交替踩踏板,带动线网,同时双手交替投梭。布,就一寸一寸被织出来了。俐侎人深居山区,熟悉山野的一草一木,他们染布用的颜料都是出自山里的植物原料加碱调配而成,如靛蓝、苏木干树心、黄连、染饭花等。靛蓝多为自种,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掌握靛蓝的种植技术。从种麻、纺线、织布、印染到裁剪、刺绣、镶饰、缝纫都是俐侎女人一手担当,所有的技艺靠代代相传。在过去的生产条件下,黑色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印染水平,能穿着黑布缝制的衣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除了尚黑,镶嵌犬齿图案是俐侎服饰的又一特色,究其原因,当是源于俐侎人的崇狗习俗。从本地学者收集到的几个传说中,可以看出俐侎人敬狗爱狗的原因和对狗的感情。(见李有旺著《秘境探踪——探访神秘的俐侎人部落》第28页至30页,有删减。)

祖先与狗:远古时代,生活异常艰辛,人们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就在这种时候,俐侎人的祖先却接连生下了九个孩子,仅靠母亲的乳汁根本无法将孩子们全都养大,无奈之下,母亲只得让自己的孩子吮食狗奶,孩子终于得以健康成长。从此,俐侎人敬狗爱狗并忌食狗。

狩猎与狗: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靠狩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狗是人们进山时最重要和最可靠的伙伴,并在征服猎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次出猎中,有个俐侎人不幸掉入了山洞,洞很深,周围都是悬崖峭壁,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爬出洞。幸好洞里生活着身不盈尺的矮国人,矮国人很想帮助俐侎人早日爬出深洞重返家园,但是办法用尽也无济于事,最后,他们想到了种植树藤。当树藤伸展至洞外之日,俐侎人终于顺着树藤爬出了深洞。他爬出山洞的刹那,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依然爬在洞边保持着等候主人的姿势。面对如此忠诚和有感情的动物,人们怎能不敬不爱呢。

谷种与狗:古时候,天神赐给人类一种非常特别的庄稼,这种庄稼尖部长稻谷、中间长包谷、根部长芋头。谷粒有鸡蛋般大小,每餐只需吃几粒便可饱腹。当天神把庄稼交给人类种植时,告诉人类说,庄稼尖上长出一箩稻谷就能产出两箩米,人能活千岁、万岁。人类不但不信,还说,一箩稻谷哪能产出两箩米,两箩稻谷能有一箩米就不错了。如此一来,天神愤怒了,不仅收回了稻谷和芋头,还减少了人类的寿命,只让人活到百岁左右。狗发现吃不到谷米就跑去向天神要,天神可怜狗,用筛子为它筛下了少许细谷粒。狗用南瓜叶把稻谷粒包了回来交给人撒种,人们才有了今天栽种的稻谷。狗对人有如此重的恩情,人们没有理由不善待狗。

以上几个传说充分说明,俐侎人崇狗习俗深深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它不仅存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还在服饰文化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是俐侎人情感的记录和再现。直到今天,俐侎人每遇重大节日,尤其是在欢度火把节和尝新节时,祭祖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喂狗,只有喂过狗,全家人才能围席而食。

在俐侎人的服饰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文化内涵,至今没人能说得清。随着老一辈人的慢慢离世,他们的衣服款式何以如此,衣上的花纹图案代表着什么,都将逐步变成不解之谜,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想和遗憾。

 

 

2010年6月8日

 

 

那一袭黑衣 - 小月肖 - 月牙阁

(图:沈仕春) 

 

 

参考资料:

1、《彝族俐人民俗》 李国文、施荣著,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秘境探踪——探访神秘的俐人部落》 李有旺著,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县俐风俗》 杨顺安撰文,《临沧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政协临沧地区工委文史委编。

4、《临沧地区民族志》 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5、《彝族简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9月第一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3 20:00 , Processed in 0.0376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