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zpshenc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记谱法] 《又见桃花开》——符头里藏音符的五线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7: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新创的记谱法很有创造性和趣味性,就是不知它是否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4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zpshencn 发表于 2012-8-4 11:27
这种新创的记谱法很有创造性和趣味性,就是不知它是否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 ...

如果您有时间,请再发一个其他调(除c调以外)新谱,同时请把符头适当放大。我要再进一步研究学习一下这种谱。可否?

点评

陈老师在下面有跟贴,清楚地回答了你的问题。  发表于 2012-8-4 23:19
符头不能再大了,我这个符头已经比五线谱原符头大了。我上面说的是谱面加大,符头自然就大了。这样大的符头打在纸上是够清楚的。你有兴趣可上新记谱法研讨版块搜旧贴,我这里是无法细说的。抱谦。非常非常复杂。  发表于 2012-8-4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8-5 0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dalaonie 发表于 2012-8-4 15:39
如果您有时间,请再发一个其他调(除c调以外)新谱,同时请把符头适当放大。我要再进一步研究学习一下这种 ...

您所说的复杂性是指制谱过程吧?那好吧,咱抛开这个不讲。俺认为读谱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俺对简、线都懂。这种谱对简、线对比教学是非常有用处的,可俺不知为什么陈老师会那样去解释。请您也顺便看一下俺对陈老师的调侃回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5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zpshencn 发表于 2012-8-5 01:13
您所说的复杂性是指制谱过程吧?那好吧,咱抛开这个不讲。俺认为读谱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俺对简 ...

首先对您的“空间瘫痪”深表同情!您应该是这方面的治理高手,俺是望尘莫及啦。其次,对您百忙中的回复,感激之中却必须还得对您多啰嗦几句。学术探讨也好,朋友交流也罢,反正俺是有话就要说,憋不住。
1.俺赞同和理解您这样的说法:该谱的复杂性在于“内在原理和开发的过程”。但是俺对这个并不感兴趣,因为本人还未具备这方面的水准和能力;
2.您说, 你们“对它的认同、开发、和研究才是我们的兴趣所在”。那么请问,您和陈老师一个是认为“没有实用性”,一个是认为“有一点点”的作用的这种相左认同感,该不会影响二位老师共同研发的兴致吧?
3.既然你们对该谱的实用性并不完全认同,那么你们又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兴趣,甚至乐此不疲地去开发和研究?这种精神可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的意义又何在呢?
4. 您又说,“这种谱对线谱教学不但无助还是拌脚石 ”,俺曾说过,它有用。表面上看,咋俩“水火不容”,但细究起来,我认为我们俩说的都没有错。因为我们双方说话的前提是不一样的。您指的是小孩学谱,把简单的东西搞成了复杂;俺说的是指对老师的对比教学很有益处。如果您明白我说的这层意思的话,那么您就会理解为什么我会特意用QM软件制作那个“线谱、线谱及首调唱名对照表”的初衷了。您如果还有兴趣的话,请再琢磨一下我发的那个帖子吧。http://www.ppfeng.com/thread-3437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5 2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aonie 于 2012-8-5 14:48 编辑
chengm 发表于 2012-8-5 05:14
呵呵,本来是开玩笑的话,想不到谱友当真了,把我说的话对号入座了。但我没有指名说谁就是弱智啊,如果 ...

1. “对号入座”是真话,但没有“当真”,也没有对您有任何不敬之意。这点,您可从我在沈老师帖子里所说的“调侃回复”言词,以及对您的回复里的“哈哈”笑意足可窥见一斑。您是玩笑,我也没有当真;
2.您说您比我大得多。您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题外话,瞎侃瞎问了。
3.关于老幼学谱的问题,我同意您在那个前提下所说的观点。但是,我说的好象并不是这一前提哦。
4.至于您多次所说的“学五线谱难”的论点,因为涉及问题太多,本人愿意跟您慢慢探讨。我认为,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求得共同交流的前提。本人综合一下要点,提出几个观点并请教于您。第一,简谱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记谱法。从某种使用意义上讲,简谱确实有其“简”的含义,但是也不能就此简单地说线谱就难学。因为这要看这种谱是谁使用了。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过去基本分为两种使用情况,学洋乐的人几乎都用线谱,但是他们对简谱的首调概念往往很搞不懂;学民乐的人对线谱又接触不多,视唱起来也颇为费劲。因此,是线谱难还是简谱容易,本人认为这话得一分为二看,这也是有议论前提的。第二,简谱中的“简”的含义,初期在欧洲系针对线谱而言的。简谱经由日本传到中国后,之所以会在中国被广泛使用,与我们以往多用繁杂的工尺谱不无关系。避繁就简这本来就是使用中的一条不变规律。普通音乐爱好者大多愿用简谱而不认咱祖宗传下来的遗产,实是历史原因造成。第三,从小是该学简谱还是线谱,这似乎不该是个问题。德国的小学生从小几乎人人都学竖笛,为的是增加乐趣和培养音乐感。中国孩子学这学那,应该根据需要而定。过于强调某种谱的价值,笔者认为,这样也许会给人带来无谓的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20 10:35 , Processed in 0.0621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