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音乐史(隋唐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隋唐时期(1)
1.宫廷音乐
1)燕乐:又通“宴乐”,隋唐时期音乐的最高成就,也就是宴享之乐,来自民间音乐,是宴请群臣使者用的音乐,风格活泼,欢乐、富有生气。隋唐燕乐体制由隋炀帝时完成。
2)隋七部乐、九部乐:来自于汉族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
①隋七部乐:①清商乐;②国伎;③龟兹(新疆库车一带);④安国;⑤天竺;⑥高丽;⑦文康;
②去“文康”加《西凉》《疏勒》《礼毕》。
3)◆唐九部乐:唐代延用隋制,废《礼毕》把汉乐舞组成一部取名《燕乐》列为首部。◆唐十部乐:在唐九部基础上加《高昌》(吐鲁番)★★隋七、九部;唐九、十部很好的保留了原有的音乐传统形式以及异国情调和乡土气息。
4)出自《新唐书·礼乐制》.
坐部伎(jì):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
5)歌舞大曲:隋唐时期宫廷燕乐中大型歌舞表演形式,综合器乐、歌唱、舞蹈和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分为三段:
①散序:一个自由的散板,由乐器演奏;
②中序:以歌为主的慢板,由器乐伴奏;
③曲破:结尾部,以舞为主、歌舞并作;
6)法曲: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用于佛教法会的音乐,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也叫法乐,风格清淡优雅,具有浓郁的佛教音乐色彩。
7)霓裳羽衣舞》:唐代具有法曲风格的歌舞大曲,相传为唐玄宗所做,根据从印度传来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是一种极富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
8)《秦王破阵乐》:唐代宫廷燕乐中一部著名乐舞,创作于唐初,内容为歌颂李世民的功绩,武则天时传入日本。
2.宫廷音乐机构
1)太常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管理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设两署:
①大乐署:掌管雅乐和燕乐;
②鼓吹署:掌管仪仗中的鼓吹乐;
2)教坊、梨园:是唐代为宫廷燕乐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宫廷音乐机构;
①教坊:是管理、培训、教习乐工的机构;
②梨园:是专门演习法曲的机构;
3.民间音乐
1)散乐:汉“百戏”民间艺术统称。(选择、填空)
2)变文:民间说唱音乐的前身,原本是僧人传授佛教经文,后用于民间艺人讲唱民间故事。
3)唐代曲子:唐代的艺术歌曲,是精通音律的词人,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曲子,在唐代被广泛使用。
4)民间歌舞戏:唐代民间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是后世歌舞剧的雏形。
5)《阳关三叠》:唐代王维词,所作的一首古琴琴歌。
4.音乐理论与记谱法
1)唐代燕乐半子谱:是以汉字的一半或偏旁部首等半字符号组成,是我国工尺谱的早期形式,分为管色谱或弦索谱两种。
2)减字谱:是由文字谱发展而来的,唐代古琴家曹柔等人发明的古琴专用谱,只记弹奏方法和音位。
※唐代重要记谱法(包括:唐代燕乐半子谱、减字谱)都只记音位没有节奏和音名。
3)五旦七调:随龟兹音乐家苏祇婆发明,五旦:指在十二律中任何一个音上建立一组音列为一旦;七调:指七声音阶的每一个音可作为主音。
4)隋八十四调:隋代万宝常,郑译发明,指七声音阶载十二律上旋转得八十四调,由五旦七调演变而来。
5)唐燕乐二十八调:指七声音阶在4个音位上旋转。
6)旋宫转调:旋宫指调性变换;转调指调式转换;既有调式,也有调性的转变。
7)犯调、移调:古代作曲常用手法之一。
①犯调:在同一作品中,调性调式同时发生变化;
②移调:把调性转移,调高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4 06:59 , Processed in 0.0573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