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琴倾月船的个人空间 http://www.ppfeng.com/?427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二胡音乐交响化探索的既往成就与发展方向解析---王安潮

热度 5已有 265 次阅读2013-10-24 10:12

二胡音乐交响化探索的既往成就与发展方向解析

——中国二胡音乐交响化发展的史学研究(6)

王安潮

 

本文以简略的素描勾勒了中国二胡艺术探索交响化的艺术生命历程,可能很不完善、全面,甚至还可能有错漏,还要请专家不吝赐教。通过如上论述,有以下心得,写来以求教方家。

从已经产生的二胡与各种乐队的作品来看,二胡交响化的探索是逐步深入发展的,这条发展路线在多元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传统线性思维的主线,突出了二胡交响化的旋律思维延展,这可从早期俞鹏带有启蒙意义的“狂想曲”创作开始溯起;刘文金的《豫北》和《三门峡》以二胡与钢琴(后被改编为乐队)的多线条、多层次的西方调式逻辑的探索,带有明显摸索的痕迹,其中二胡的线条成熟偏重于伴奏织体丰富;80年代开篇的《新婚别》是集文化深度和音乐新颖等多语言、技术于一体的交响化探索,奏鸣结构和线性思维已经做得较为统一;(长城)这一交响性、史诗性鸿篇把二胡的交响化带入新的境界;《红梅随想曲》又在主题上借了把力,把得到普遍认同的歌剧主题运用到线性思维的扩展中来,多段、多调、多情境地把抒情的、色彩斑斓的主题重新以交响化笔触呈现;90年代的二胡交响化多元而缤纷,多调性与无调性、抒情与叙事、易懂与艰涩等音乐风格把二胡交响化推进到成熟的时期,狂想曲、协奏曲、叙事曲、重奏等体裁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拱形、三部性、以速度控制的渐变等结构把二胡线性的“善辩(变)”空间极度拉大,王建民的《一狂》、杨立青的《引子、吟腔与快板》、唐建平的《八阙》等逐步走向世界,音乐语言的国际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世界性的认同,还透露出二胡的交响化得到普遍认可,弱小声响的二胡成为宏大声响乐队织体中的有力声部;21世纪的王建民、刘文金、关廼忠等作曲家的二胡与乐队作品逐渐成就了个性之美,而多形式的大量作品探索逐渐呈现出多元的二胡交响化探索局面。

以上只是简略回顾了二胡交响化的历史,但已使我们领略到二胡走过的艺术生命历程及其曾经有过的辉煌。反思中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和谐”音,二胡到底要不要交响化?如何运用半音化来发展线性思维?该不该将二胡无调性化?该不该将二胡与乐队多调性处理?如何发挥二胡炫技与音乐内容的结合?这些问题还存在或大或小的争议,还需要二胡人群合力以坚实的足迹去求解、印证、验证。

以笔者拙见,二胡交响化不能丢弃旋律线性思维这一根本,尤其不能以色彩、音色化主题或旋律片断完全代替二胡擅长的旋律美感,但它们可以局部运用,丰富作品的多层次、多意境;不能放弃二胡与多形式乐队的协奏,线性思维固然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但层次的纵深发展应该得到张扬,不仅包括交响乐队、民族管弦乐队应该介入二胡大型交响化的探索之中,还应该加强二胡与多形式的室内乐队的合作,更要加强二胡多体裁形式的交响化之途,但要控制好平衡,包括体裁、结构发展上的配比、均衡关系;而在音乐体裁上,跨文化、多语言的融合也是必需的,这包括不同地区的语言风格融合,也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语言融合,音乐题材和语汇多样化要有统一的风格控制,不能杂乱无章。语言及旋律线条的美感、调式色彩的多样化、体裁结构的多元化、题材语汇的综合化,也许还有更多的课题值得关爱二胡交响化发展的专家去继续而深入地探讨。(来自网络未完)

(作者:王安潮,系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yantai.dzwww.com/ytyy/yylt/201306/t20130608_8483424.htm

************************

注释:

①  志培:《周少梅的艺术生涯》,《中国二胡曲集荟萃(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②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256页。

③沈知白:《和声在中国以往不能发展的原因》,《沈知白音乐论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

④陈振铎:《刘天华在音乐艺术上的贡献及其乐艺观》,《中国二胡曲集荟萃(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⑤袁静芳:《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和他的二胡曲》,《音乐研究》。

⑥段启诚:《才华横溢的二胡演奏家俞鹏》.《中国二胡曲集荟萃(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497页。

⑦赵讽:《王国潼二胡作品集•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⑧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出版总谱,收入唱片《不屈的苏武》,BMG香港公司1988年.还于1993年改编为管弦乐队版本在日本福冈演出。

⑨根据东北唢呐曲牌编曲,为刘明源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比赛而写,收入唱片《舞台巨人》(BMG:1994)

⑩刘再生:《大海一样的深情——论二胡曲音乐创作的原动力》,《人民音乐》2007年第11期。

?1983年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

?1988年辽宁交响乐比赛第一名,2000年美国“国际新音乐作品比赛”荣誉奖。

?王国伟:《刘天华以来的二胡音乐创作》,《音乐艺术》1991年第4期。

?刘文金:《精致的技法与浓厚的传统——郑冰(第一二胡协奏曲)赏析》,《人民音乐》2006年第12期。

?迷言娜:《何训田方舟》,《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

?梁茂春:《当代民族器乐创作四十年1949-1989》。

 (17):《二胡交响“一枝花”》,《音乐周报》2007年3月。

 (18)乔建中:《爱的赞歌——听二胡协奏曲(母亲)随感》.《人民音乐》1992年第5期。

 (19)李吉提:《对唐建平(八阕)的分析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0)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

 (21)王安潮:《浓墨重彩西域风情——析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音乐周报》2007年2月。

(作者:王安潮,系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路过

雷人
2

握手
2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wzs5395 2022-10-21 17:22
  
回复 hqzxjzb0808 2024-5-18 09:51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22 16:08 , Processed in 0.042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