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3|回复: 0

“革命样板戏” 的相关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8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命样板戏”是当代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特有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戏曲音乐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广大戏曲音乐工作者在收集、整理我国传统戏曲的同时,在60年代前后,会同一批历史学家进行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出现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戏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唱腔,并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程式和唱腔。不仅如此,还在伴奏的乐队以及乐队的配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国传统戏曲改革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1964年6月5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揭开了序幕,历时近两个月,参加演出的有文化部直属单位和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剧团共五千多人。共演出大戏25台,小戏10出,是中国京剧界的一次空前的盛会。在众多的演出剧目中,有一大批在思想上、艺术上有成就的戏。如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杜鹃山》、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淄博、青岛京剧团的《红嫂》、云南京剧团的《黛诺》、长春京剧团的《五把钥匙》、唐山京剧团的《节振国》等。这些现代京剧,在表现现代生活,塑造新时代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为中国京剧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窃取了全国京剧现代戏改革的成果,把其中的八个剧目奉为“革命样板戏”,对这八个剧目在艺术上精雕细刻,动用了全国文艺界中最优秀的创作人员和演员,使这些倾注了中国艺术家们心血的艺术成果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工具。1967年5月1日,上海京剧团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山东京剧团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与中国京剧院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即现代京剧《芦荡火种》,1964年改为《沙家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集聚在北京举行了“会演”。
    这八部剧目经当时的“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大力宣扬,并借纪念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被奉为“革命样板戏”,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典范”在中国大陆风行,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在八部“革命样板戏”中,有五部现代京剧,两部现代芭蕾舞剧,一部“交响乐”。除《海港》外,其余七部均反映的是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
    作品欣赏《红灯记》选段 ——“做人要作这样的人”
    此外,这些现代京剧在伴奏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在改革京剧的伴奏乐队,运用交响手法,烘托舞台气氛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智取威虎山》
中的“打虎上山”中的“穿林海”、“急速出兵”中的“滑雪”音乐,与剧情及舞台表演紧密结合,所取得的舞台效果是十分动人的。
作品欣赏《智取威虎山》第九场中的“滑雪”音乐片段
在八部“革命样板戏”中,还有两部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这两部芭蕾舞剧都曾在1964年首演,其题材都取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在舞蹈和音乐艺术方面,这两部舞剧广泛而巧妙地吸收了中国舞蹈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在塑造人物性格、主题音乐在剧中交织衍展方面都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在吸收我国民间音乐的音调素材,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上都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把西洋管弦乐队与民族特色乐器的有机结合以及和声与配器的民族风格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继这八个“样板戏”之后,到1970年,经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精心策划,第二批“革命样板戏”也登台出场。这批“样板戏”分别是北京京剧团改编的现代京剧《秋收起义》(即《杜鹃山》)、中国京剧院改编创作的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和《平原作战》、上海京剧院的《龙江颂》、《南海长城》(即《盘石湾》)和中国舞剧团改编创作的芭蕾舞剧《红嫂》(后改名《沂蒙颂》)等。
    在第二批“革命样板戏”中现代京剧《杜鹃山》可谓众戏中的佼佼者。《杜鹃山》原是上海艺术剧院1963年演出的一部话剧(由上海歌剧院王树元编剧),同年由北京京剧团改编成同名京剧。该剧描写的是在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武装,在党代表柯湘的教育和改编后,取得了与反动地主武装斗争的胜利,并参加了井冈山的工农红军。《杜鹃山》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①“对白”全部用“韵白”,体现了京剧“韵白”所具有的韵律性、节奏性和起伏性;②唱腔“歌剧化”,但京剧特点仍贯穿始终;③主要人物的音乐主导动机在剧中各场面及唱腔中渗透,对剧中矛盾的冲突和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起到了极大的深化作用;④一些舞蹈和武打场面与音乐的珠连壁合,更为该剧的成功增添了光彩。
    如何看待“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特殊艺术,因此我们不能回避它,也不能抛弃它,而应对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更应值得提出的是,“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和在音乐设计、乐队的编配等方面还应在我国的戏曲改革中很好地继承,如果我国的戏曲音乐能够在总结“样板戏”的经验基础上继承发展,我国的戏曲音乐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3-29 13:08 , Processed in 0.0502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