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oolishbu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奏谱] 敬请老师和谱友们指教:葫芦丝独奏《赶庙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8-21 07:10:32 | 只看该作者
郑绪敏 发表于 2012-8-18 22:04
谱子制得仍然漂亮!这次只可惜缺少了峰老兄的美妙演奏相配!

这位朋友请您自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8-21 10:40:47 | 只看该作者
wangqinmin 发表于 2012-8-21 07:10
这位朋友请您自重!

从名字看很像一个女同胞,她不会打字?不懂论坛的规定?可是她也有两首曲谱了??!管理员给她发条短信吧,错误一犯再犯总有她的原因吧?!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玩电脑捣乱,那可要注意看好自己的电脑了!!{:soso_e134:}

点评

沈老师越整越幽默了。呵呵  发表于 2012-8-21 20:36
因他她专抄高人话,加上老道的名字,我先以为是一个有水平的老人,还从心里尊重他她,后来发现他她抄袭灌水,也不好意思说他她,但他她愈演愈烈。他她的水贴曾被版主删掉过,但不思悔改,如是老人,我心里却又不忍。  发表于 2012-8-21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wangqinmin 发表于 2012-8-15 21:33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三,我们这里都要举行庙会,也是儿时的我最快乐的日子。这里提供一组图片以示对小虫《 ...

俺们这里好像是没有《赶庙会》的习俗的?王老师的FLASH让咱也大大的体会一把赶庙会的热闹和喜悦,更增添对这首葫芦丝曲的理解。{: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8-21 16:44:54 | 只看该作者
chiyongfu 发表于 2012-8-18 19:05
老师,如果单谈五声调式是不是应该先写“宫”呢?“商-角-徵-羽-宫”似乎是不妥吧?给学生讲课时用“宫-商 ...

民族调式
http://www.ppfe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88&fromuid=50090

点评

谢谢谱友介绍,介个深奥,咱得慢慢理解的说。。。。  发表于 2012-8-21 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8-21 17:47:40 | 只看该作者
好曲!收藏了。感谢小虫子的又一新作。特别高兴的是最近你的葫芦丝曲谱不但制作精美,而且是二页版。好听,真好听!漂亮!!!我也略懂一点葫芦丝!

点评

是一位老师吧,会作词会作曲,不错。却又何必抄袭一两句别人的话贴在这里呢。可惜了可惜了。  发表于 2012-8-21 22:05
虫MM也是慧眼。嘻嘻  发表于 2012-8-21 20:38
这话怎么看着眼熟?谢谢谱友支持,不过不要复制别人的贴子哦,会被系統认为是灌水扣分的。;-)  发表于 2012-8-21 1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8-21 22:05:37 | 只看该作者
琴棋书画 发表于 2012-8-21 17:47
好曲!收藏了。感谢小虫子的又一新作。特别高兴的是最近你的葫芦丝曲谱不但制作精美,而且是二页版。好听, ...

字少了就发不出嘛!那也是同感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23:2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olishbug 于 2012-8-25 11:30 编辑

修改一哈的说~{:soso_e100:}

1)曲首加个渐强记号;
2)去掉间奏的小字号设置。

示范演奏:晓峰独秀

点评

知道了,呵呵,一般间奏如果不缩小字号,打谱岂不是更省事了,好事。  发表于 2012-8-24 20:09
我怎么没看见郝老师的意见在哪儿呢?……纳闷  发表于 2012-8-24 17:07
精益求精,学习敬佩!  发表于 2012-8-22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8-22 08:0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2-8-25 08:30 编辑
foolishbug 发表于 2012-8-21 23:27
修改一哈的说~
1)曲首加个渐强记号;2)去掉间奏的小字号设置。

       按照郝老师的意见把间奏改为统一字号后谱面更精致了,再次祝贺。有了好的曲谱没有视频总觉得少点什么,再上一组【赶庙会】图片作为对修改谱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8-22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OFENG-ZH 于 2012-8-22 13:35 编辑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傣族)的一种民间乐器,所以按照正宗的傣味乐曲来看,是没有“花舌”这个技巧的,花舌的技巧主要来源于北方的一些有特色的乐曲:比如山东、山西、陕西这些地区;我想可能是从唢呐、竹笛的技巧繁衍而生的吧!北方一些有特色的乐曲,添加花舌技巧非常有韵味、有特色!{: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8-22 19:30:10 | 只看该作者
XIAOFENG-ZH 发表于 2012-8-22 13:34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傣族)的一种民间乐器,所以按照正宗的傣味乐曲来看,是没有“花舌”这个技巧 ...

其实也正好拓宽了葫芦丝的表现形式,从原来仅局限于“轻、飘、柔”的傣风神韵,发展出“悲、苍”的西北风情、“优、雅”的江南曲调、“高亢、劲道”的蒙、藏草原风特征,赋予了葫芦丝更加顽强的生命活力,使葫芦丝走出傣寨、走出大山,走向高坡和平原,走向更多爱好和喜欢它的地方!对不对?!{: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4 13:41 , Processed in 0.0700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